在足球世界的版图上,巴塞罗那俱乐部曾是 “美丽足球” 和 “青训乌托邦” 的代名词。但当毕尔巴鄂竞技前主席艾托尔 - 埃利塞吉在奥尔特加的节目中掷地有声地说出 “巴萨已经远离了它曾经代表的价值观” 时,这句批评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笼罩在诺坎普上空的光环。
一、价值观的背离:从 “独一无二” 到 “新贵” 的蜕变
埃利塞吉的批评直指巴萨近年来的蜕变。他认为,巴萨正在失去其历史上的独特性,“不再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巴萨”。这种蜕变在尼科 - 威廉姆斯的转会事件中尤为凸显。作为毕尔巴鄂竞技一手培养的青训球员,尼科的离开让埃利塞吉感到 “触及灵魂的痛”。毕尔巴鄂始终坚持 “本土球员至上” 的理念,像德马科斯、伊里瓦尔这样的传奇人物,用一生诠释了对俱乐部的忠诚。而巴萨在追逐尼科时,展现出的却是资本驱动的 “新贵” 作风 —— 为了补强阵容,不惜以 5800 万欧元解约金打破毕巴的坚守。这种行为被埃利塞吉斥为 “不值得尊敬”,因为它违背了巴萨曾经引以为傲的 “足球纯粹性”。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青训哲学的颠覆。拉玛西亚青训营曾是巴萨的 “造血工厂”,梅西、哈维、伊涅斯塔等传奇均出自这里。但近年来,巴萨却频繁出售青训球员以缓解财务压力。2025 年夏天,亚历克斯 - 瓦莱以 600 万欧元转会科莫,拉开了巴萨今夏青训球员离队的序幕。赫克托 - 福特、诺亚 - 达尔维奇等潜力新星也可能步其后尘。这种 “输血式” 操作与拉波尔塔口中 “青训是巴萨 DNA” 的宣言形成鲜明对比。更讽刺的是,当巴萨在欧冠赛场依靠亚马尔、佩德里等年轻球员创造奇迹时,其青训体系却因过度商业化而逐渐失去根基。
乐鱼全站下载巴萨的价值观崩塌,与俱乐部深陷财务危机密不可分。2025 年 4 月,克罗伊审计公司对巴萨 1 亿欧元 VIP 座位收入的质疑,揭开了其财务报表的冰山一角。尽管拉波尔塔宣称上赛季税后利润达 3.04 亿欧元,但经济学家 Marc Ciria 指出,若扣除出售球员的 8000 万欧元利润,巴萨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俱乐部总债务高达 12 亿欧元,总资产甚至比债务还少 100 万欧元。
这种困境迫使巴萨采取激进的 “杠杆操作”。为了注册新援,拉波尔塔甚至需要自己为球员做私人担保。在欧冠小组赛末轮,为了 280 万欧元赢球奖金,巴萨不惜让主力球员冒险出战。这种 “向钱看” 的姿态,与 “不仅仅是一家俱乐部” 的口号背道而驰。更令人心寒的是,巴萨为了经济利益,甚至考虑利用梅西的剩余价值 —— 尽管球迷们强烈呼吁梅西回归,但俱乐部的动机更多是商业而非情感。
三、球迷与管理层的裂痕:从 “库尔特” 到冷漠旁观者
价值观的背离正在撕裂巴萨与球迷之间的纽带。2025 年 2 月,卡塔罗哈和马萨纳萨巴萨球迷协会因未被纳入拉波尔塔的受灾慰问行程而公开表达不满。这些地方球迷协会在 DANA 风暴中损失惨重,却未得到俱乐部的任何关怀。这与巴萨宣扬的 “社区关怀” 形成强烈反差。在社交媒体上,球迷们的失望情绪同样蔓延:“除了名字还叫巴萨,它的一切都变了”。
管理层的决策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裂痕。拉波尔塔在公开场合强调 “巴萨的价值观不可动摇”,但实际操作中却频繁妥协。例如,尽管巴萨官方曾因登贝莱、格列兹曼的种族歧视行为道歉,并在多元化月倡导包容性,但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仍选择与价值观相悖的球员合作。德科作为体育总监,其 “引进短期战力” 的策略被埃利塞吉批评为 “身边助手不靠谱”。这种言行不一,让球迷对俱乐部的信任逐渐瓦解。
面对重重危机,巴萨并非毫无转机。2025 年 5 月启动的青训革新计划,计划投入 5000 万欧元重塑拉玛西亚辉煌。亚马尔、加维等年轻球员的崛起,也让人们看到了青训复兴的希望。但真正的改变需要从管理层开始。经济学家 Ciria 指出,巴萨缺少专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管理模式急需改进。拉波尔塔必须在竞技成绩与财务健康之间找到平衡,而非继续依赖 “杠杆游戏”。
更重要的是,巴萨需要重新找回 “不仅仅是一家俱乐部” 的初心。正如伊涅斯塔所代表的价值观 —— 奉献、责任感与谦逊,这些品质才是巴萨真正的灵魂。当俱乐部能够像对待传奇一样对待球迷,像坚守青训一样坚守原则,或许才能重新赢得尊重。否则,埃利塞吉的批评将成为永远的烙印:“现在的巴萨,不值得敬重。”